陶猪圈

陶猪圈
陶猪圈是汉代的一种标志性文物,一位考古专家对早报记者表示,陶猪圈是家庭饲养的象征,此前大多出土于一些村庄的遗址,反映了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礼俗,而陶猪圈、陶田、陶井、陶厕之类,一般在地主的墓里才会有陪葬。

相关背景

陶猪圈

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在2010年6月12日挖掘现场居然挖出“陶猪圈”
备受争议的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即河南省文物部门初步认定的“曹操墓”)在2010年6月12日的“文化遗产日”恢复挖掘。发掘的共有两处考古现场:1号墓和2号墓,2号墓即2009年底被河南省文物部门认定为曹操墓的墓葬,1号墓即是与2号墓并列的另一大墓。在2010年初针对西高穴大墓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王巍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表示,1号墓未充分发掘是无法就2号墓是否曹操墓作出最终结论的原因之一。然而在6月12日,对于曹操墓真伪至关重要的1号墓在发掘后,并没有多少收获。由于被盗严重,除一把锈蚀严重的铁剑外,墓内并没有其他文物出土。中国考古界权威、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80多岁的徐苹芳先生一直关注这一墓葬的发掘,2010年他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断定,西高穴大墓不可能是曹操墓,“刘庆柱河南省文物部门一口咬定这是曹操墓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王巍(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和社科院考古所一直不敢肯定讲这就是曹操墓!和我差不多岁数的老考古学家都认为不是曹操墓,考古最重要的是讲证据,有一是一,有二是二,而不是猜测,盗过的墓是绝不可以列入重大考古发现的。”

专家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