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门之战-快懂百科
隋朝时,炀帝北巡,突厥闻讯,举兵欲行不轨,炀帝驰入雁门城中,据城固守,召令天下勤王,后突厥退却,隋军出城追击此次战役,以隋朝最终胜利告终。 战争背景
隋大业十一年(615年),突厥始毕可汗将隋炀帝围困于雁门(郡治雁门,今山西代县)的一次作战。五年,诚心归顺隋朝的突厥启民可汗卒。隋立其子咄吉为始毕可汗。始毕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其部逐渐强盛,开始对隋王朝构成威胁。黄门侍郎裴矩建议立始毕的弟弟叱吉设为南面可汗,始毕可汗大为不满,从此不再入朝。十一年八月,炀帝出塞北巡。 战争经过
615年,突厥始毕可汗部势力日益强大,威胁隋北部边境,突厥始毕可汉趁隋炀帝出巡北塞,率领数十万骑兵进行攻击。炀帝提前得到消息急返雁门,命齐王杨(口柬)率后军防守崞县。突厥始毕可汉率军进攻雁门,雁门郡41城被突厥军攻占39城,只剩雁门、崞[guō]县两地。炀帝被重兵包围,召各地隋军援救雁门。各郡援军汇集在忻口(今山西忻县北)。突厥始毕可汗得知隋各路援军到达,又得到北边有急的情报,九月撤军出塞,隋军乘机追赶到马邑,俘虏突厥2000余人后撤回,并收复雁门各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