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诈骗罪

一种经济犯罪
1
4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1]
非法集资犯罪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通常认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集资诈骗罪成立的基础。只有行为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客观上使用诈骗方法集资,且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才构成集资诈骗罪。[2]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2024年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3]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0年制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2014年、2019年出台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的意见,明确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非法集资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相关法律适用问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