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

两栖类动物
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上颌有齿,一般有犁骨齿。肩带固胸型,椎体参差型,荐椎横突柱状;指趾末端二骨节间没有间介软骨;鼓膜明显隐于皮下,皮肤光滑或有疣粒。舌一般长椭圆形,后端大多具缺刻。[1]
青蛙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3部分。青蛙前脚上有四个趾,后脚上有五个趾,还有蹼。青蛙头上的两侧有两个略微鼓着的小包包,那是它的耳膜,青蛙通过它可以听到声音。青蛙的背上是绿色的,很光滑、很软,还有花纹,腹部是白色的,可以使它隐藏在草丛中,捉害虫就容易些,也可以保护自己。它的皮肤还可以帮助它呼吸。它的气囊只有雄蛙有。青蛙用舌头捕食,舌头上有黏液。[1]
青蛙是国家明令禁止捕杀的保护动物,它捕食大量田间害虫,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2]同时,青蛙也是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有一些特别的品种,例如“虎纹蛙”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国家明文禁止捕杀的。黑斑蛙,被列入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湖南省人民政府2015年10月29日发布的《湖南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3]

物种简介

青蛙,系两栖纲蛙科动物的统称,无尾目。成体基本无尾,卵一般产于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经过变态,成体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数皮肤也有部分呼吸功能。北方俗称青蛙为大青乖子,原名田鸡、青鸡、坐鱼、哈鱼、学名黑斑蛙,是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从儿童到老人,人人皆知。其种群在中国的平原、丘陵、山地均有广泛的分布,但个体的品质以北方地产的青蛙最为优良,其输卵管干制品——地鸡油,“也可作为哈士蟆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