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交际

社会心理学概念
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概念,指人在传达讯息时,会使用语言、文字以外的媒介,例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或音调等,来辅助说明的意旨。人类对事物的印象受外在形体影响至深,即使人们理智知道不应以貌取人、事或物,但仍会在无意识中受第一印象影响。通常我们先注意一个人的语言或文字,因为这是最方便判别的外显特征。但因为言语表达终有不足,所以我们会额外注意他或她的非言语表达,这有助我们理解对方的情绪、态度、个人特质,甚至是内心真正的意图。

简介

非言语沟通发生在人们的日常,而且通常是在无意识的状态表现或接收,因为人无法每个沟通都先刻意思考才回答。相同情境下的非言语沟通会不断重复,以方便人们识别。在特殊状况下也会出现言语和非言语沟通不一致的状况,例如意图表现讽刺时,人们倾向以非言语沟通传达“这是一个讽刺”的讯息。

脸部途径

脸部表情是人类最常用来进行非言语沟通的途径。人们对愤怒、快乐、惊讶、恐惧、嫌恶和悲伤等主要情绪有既定的脸部表情,例如生气时脸部会潮红、眼睛眯细、压低眉毛,并瞪视某人或某物。第一个研究此现象的是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他在《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达》(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中认为人类脸部表达的情绪有共通性,每个地方的人用来表现某一情绪的脸部动作是相同的,而所有人也都能正确解读它们。达尔文认为这是受“物种特性”影响,人类会记取远古对求生有效的表情,这可以帮助物种维持繁衍生存。这在上述6种情绪中特别明显,无论生长于欧美社会还是新几内亚的原始部落,对同一情绪都有相同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