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tāo]餮[tiè],是传说中的龙的第五子,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常用来比喻贪婪凶恶或贪吃的人。也有用来比喻贪婪地吞食。[1][2] 基本介绍
饕餮,读音tāo tiè,
本义:源于上古传说的神秘怪兽,其起源融合历史原型与神话具象双重脉络。据《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饕餮是上古部落首领缙云氏的不肖之子,因“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意为贪婪吃喝、抢夺财物、放纵欲望永不满足),与混沌、穷奇、梼杌并称为“四凶”;《山海经·北山经》则对其外形有奇幻描述:“钩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饕餮,是食人”。另有传说认为,饕餮是蚩尤的化身,相传黄帝与蚩尤在涿鹿之战中获胜,蚩尤怨气不散,其首级落地化为饕餮(宋罗泌《路史·蚩尤传》亦载“三代彝器多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上述两种记载与传说的融合,使饕餮成为“人性贪婪”与“自然凶性”的复合体,既体现了对历史上失德者的批判,也反映了先民对“无节制欲望”的恐惧。
泛生义:常用来比喻贪婪凶恶或贪吃的人。也有用来比喻贪婪地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