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是汉唐时期在东北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民族政权,存在时间超过七个世纪,其领土范围涵盖现今中国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北部。[1][2]又被称为高句骊、句丽或高丽,属于秽貊[mò](huì mò)系统。[3][4] 汉元帝建昭二年,即公元前37年,朱蒙建立政权,国号“卒本夫余”,后改名为高句丽。公元前34年秋天,朱蒙开始修筑王都纥升骨城的城郭,建造宫室,使之成为高句丽政权的政治中心。[5]根据《好太王碑》文上的传说[b],公元前1世纪末,朱蒙率领部众自夫余地区南下,在沸流水一带降服了沸流国并建立了高句丽政权,依附于汉玄菟(tú)郡。高句丽政权自公元前37年创始,至公元668年灭于唐,共经700余年,传28代王。[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