鳡鱼

喜栖于淡水中的大型食肉鱼类
[gǎn]鱼(Elopichthys bambusa),属鲤形目鲤科鳡属唯一种,[2][1]又称黄钻、黄颊鱼、竿鱼、水老虎、[guān]等。[1]体细长, 稍侧扁,腹部圆。头长而前端尖。口大,端位,口裂末端达眼缘下方。下颌前端有骨质突起。眼小,鳞细。尾鳍分叉很深。体微黄,腹部银白色。背鳍、尾鳍青灰色, 颊及其他各鳍淡黄色。[6]鳡鱼肉质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为江河、湖泊中大型的经济鱼类之一。[5][7]
鳡鱼生活在江河、湖泊的中上层。[4]分布于东亚的阿穆尔河流域至越南蓝江流域,分布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越南等。[3]鳡鱼肉食性。在自然条件下,从卵黄囊消失起,就开始吞食其他鱼苗。[5]一般吞食其本身体长的1/4~1/3的身体细长型鱼类。[1]
在中国南方鳡鱼繁殖期较早,多在4月下旬~6月中旬,黑龙江地区6月末7月初才开始。[5]体长1米的成熟雌鱼怀卵量可达50万粒。[6]卵大,漂流性。[5]大鱼体可达2米,60千克以上。[1]

命名

李时珍:“鳡,敢也。”“其性独行,故曰鳏。”“颊似[nián]而色黄,又名黄颊鱼。”[8]因为体形细长,所以俗名“竿鱼”“黄钻”。又性凶猛,吃同类,又叫“水老虎”。学名中,鳡体形似海鲢(elops),又似竹(bambusa),取名Elopichthys bambus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