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鸢尾-快懂百科
鸢尾(拉丁学名:Iris tectorum Maxim.),又名:老鸹蒜、蛤蟆七、扁竹花、紫蝴蝶、蓝蝴蝶、屋顶鸢尾等,是鸢尾科鸢尾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1]鸢尾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中国华东、华中、西南和西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鸢尾生于海拔600-1500米处的向阳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3] 鸢尾植株根部被其膜叶和纤维的残留物包围着,根系发达,直径约1厘米。叶片基部略微弯曲,中部宽剑形,呈黄绿色,顶部渐尖。茎部光滑,高20~40厘米,顶端常有1~2个侧枝,有2~3个披针形苞片。花朵一般为蓝紫色,直径约10厘米,有紫褐色花斑,雄蕊长约2.5厘米,花药丝细,呈鲜黄色,花柱淡蓝色,长约3.5厘米,子房呈纺锤状,花期4~5月。蒴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圆形,长5-6厘米,有6条明显的肋,成熟时自上而下3瓣裂;种子梨形,黑褐色。[4]果期一般为6~8月[5][6]。 鸢尾的根部可以入药,主要含有黄酮苷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祛痰、利咽作用,一般可用于缓解咽喉肿痛、咳嗽气喘等症状[7][8]。 名称来源
取“鸢尾”的名称,是因为鸢尾叶子平展,形似鸢鸟尾巴,而这一形象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的古埃及时代的金字塔群[9]。鸢尾花的别称是“蓝蝴蝶”,而鸢尾花的形象在中国古代的《诗·大雅·旱麓》中也早有记载:“鸢飞戾天,鱼跃于渊。”[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