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县,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县。[1]麻江县地处贵州省中部,清水江上游,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大门,总面积为960平方公里。[4][5]麻江县是多民族聚居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1.5%。[9][10]截至2024年末,常住人口12.94万人。[6] 麻江县境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处于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县境内河流属清水江水系,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四季分明。[4]麻江县境开发较早,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隶象郡,[11]历经 多代政权更迭后,汉至隋朝隶属牂牁郡,唐贞观四年(630年)归入黔州都督府牂[zāng]州,宋朝先后分属都云定云安抚司、平夷宣抚司和麻哈平蛮安抚司,元代置麻峡县,隶定远府属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明隶贵州 都指挥使司属平越卫。[11]清隶都匀府,实行“土流兼治”。[12]民国改隶贵州省政府。民国19年直隶贵州省政府。[12]1949年11月14日麻江解放,23日成立麻江县人民政府,隶属独山专区(1952年改为都匀专区)。[12]1956年,改隶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9年1月撤麻江县并入凯里市。1961年8月18日,复麻江县建制至今。[13]截至2025年,麻江县辖4镇1乡2街道,政府驻地贵州省麻江县杏山街道县府路2号。[3] 麻江县经济体量小,第一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特色农产品有蓝莓、锌硒[xī]米、红蒜等。[4]第二产业以蓝莓产业深加工为主、第三产业以旅游业为主,生产总值占贵州省比重为0.2%左右。[14][15]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7.50亿元。一二三产业占比为25:19:56,人均GDP36621元。[4][8]2021年生产总值在黔东南州16个县市中排名12。[16]麻江县交通便捷,沪昆铁路,佛山大道,沪昆高速公路、兰海高速公路和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凯里环北高速、都香高速贯穿县境,320国道、210国道和206、205、311省道在县内纵横,是贵州乃至中国大西南南下东进的咽喉要塞。[4] 麻江县旅游资源丰富,有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麻江蓝莓生态旅游区(蓝梦谷),6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旅游甲级村寨,5个旅游乙级村寨。[4]截至2022年6月,麻江县共有3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7]县内旅游有“养老小镇”乌羊麻苗寨等、清末状元夏同龢故居等人文景点。麻江县拥有枫香印染技艺、苗族织锦技艺、苗医药(骨髓骨伤药膏)、畲族粑槽舞、 仫佬年等5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