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菌

曲霉科曲霉属的真菌
曲霉菌(学名:Aspergillus flavus)属于子囊菌门,散囊菌纲,散囊菌目,曲霉科,曲霉属,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常见腐生真菌。[2]黄曲霉菌在6-47℃的温度下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33-38℃。[5]黄曲霉菌生长较快,在察氏培养基上,10-14天菌落直径为3-4或6-7cm,最初带黄色,然后变成黄绿色,老后颜色变暗,平坦或放射状皱纹,菌落反面无色或略带褐色。[5]
黄曲霉菌主要污染粮油食品、动植物食品等,如花生、玉米、大米、小麦、豆类坚果类、肉类、乳及乳制品、水产品等,其中以花生和玉米的污染最为严重。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黄曲霉菌毒素(afatoxin,AFT)是重要的致癌物质。[2]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主要有B1、B2、G1、G2、M1等类型。[6]
自然界中的黄曲霉菌分有毒株和无毒株,能形成黄曲霉素的是有毒菌株。形成黄曲霉素的最适温度是24-30℃。黄曲霉素最易侵害含水量17%左右的谷物,当温度在20-28℃时,农产品含水量23-24%时黄曲霉菌可以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花生、小麦、大米、大豆等都是黄曲霉菌天然培养基[5]

定义概念

黄曲霉菌,也叫黄曲菌、黄曲霉,是一种常见的腐生霉菌属,它产生的孢子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大范围扩散,黄曲霉是温暖地区常见的占优势的霉菌,其生长温度范围在4—50℃之间,最适生长温度为25—40℃。黄曲霉毒素形成的最低温度为5—12℃,最高为45℃,最适温度为20—30℃(28℃),黄曲霉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常见于湿润的土壤、谷物及腐烂物中。[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