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宝石

由鲫鱼进化而成的观赏鱼类
黑宝石是产于斯里兰卡的一种金鱼,习性活泼,色泽艳丽,观赏价值较高。这种鱼应饲养在大型鱼缸内,缸中要放置一层浮生水草,尽可能多的接受阳光的照射。黑宝石爱在水的中层游动,对水质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喜欢生活在微硬的水里,在24~27℃的水温下生活良好。

形态特征

为鲫鱼的变种,种类多,形态差异大。头较大,有平头、狮头、鹅头、绒球头等,头部多有瘤。眼凸出,眼球膨大。鳞片多种,有透明鳞、珠鳞等。鳍多大而披散。体色多种,有灰、红、黑、白、蓝、杂斑、五花等,体型有长有短。

起源

金鱼的最早发现据载(李时珍,1596)是晋朝(265~420)桓冲游庐山时发现的“赤鳞鱼”。据考证,“赤鳞鱼”即最早出现的金鱼—红黄色的金鲫鱼,和野生鲫鱼一样生活于自然水域。表1列出的是金鱼的家化及演变的大致过程。值得注意的是,金鱼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间类型的存在。据载(徐金声等,1980,1981;王春元等,1983),金鱼品种于1981年前发展到160个左右,现在达240个以上,国内主要有140多个。按通行的分法,金鱼可分为草、文、龙、蛋4大类(王占海等,1982);按背鳍的有无可分为龙(有背鳍)和蛋(无背鳍)2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