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透关

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透关,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江阳西路。[1][2][3]原为古关隘,始建于蜀汉,为土筑城墙;[4][5][6]明崇祯十一年重建,清同治二年再建。北临沱江,南抵长江,犹如巨龙穿透两江,故名。[7][8]泸州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龙透关为惟一通道,历为兵家必争之地。一九二一年十二月一日,中共重庆地委领导的泸州起义爆发,刘伯承任前敌总指挥,于一九二七年一月到达泸州,于龙透关与刘湘指挥的军队决战,为武装起义写下光辉的一页。[9]一九九一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泸州市人民集资修复城楼,修建“泸州起义纪念碑”。[10][11][12]

建设背景

“龙透关”所以称之为“龙透关”,说法主要有两种:
其一,以喻名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北临沱江,南抵长江,犹如巨龙穿透两江,故名。”
其二,依山名关。按《新建神臂关(即龙透关)碑记》论及龙透关的地理位置时所称之“[qiān]曰:‘龙透山为忠山咽喉’”可知,龙透关建关之处原有山名,为龙透山(即今泸州江阳区大山坪),龙透关依山而建,依山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