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快懂百科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指医师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组织检查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人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2] 1968年,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William McCune教授 首次报道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1974年,日本学者Kawai及德国Classen教授等相继报道了ERCP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开辟了治疗性ER-CP时代。[2]20世纪70年代末,ERCP技术引入中国,后成为胆胰疾病不可或缺的临床诊疗手段。[4] 此项技术适用于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对于严重的心肺或肾功能不全、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胆源性除外)、对碘造影剂过敏等人员则不适用。[2] 发展历史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医师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组织检查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人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1968年,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外科医生William McCune教授首次报道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可以成功显示胰胆管结构来诊断胆总管结石、胆道良恶性梗阻、胰腺占位等胰胆系统疾病。1974年,日本学者Kawai及德国Classen教授等相继报道了ERCP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开辟了治疗性ER-CP时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