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ESC(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全称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也即广义上的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但因德国博世公司最早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称为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所以,它又被人们普遍称为ESP。[1]
1995年,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诞生,其通过精确控制车轮转速和制动力来维持车辆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防止侧滑和失控。[2]它是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的基础上开发出的底盘制动技术,主要由控制单元、转向传感器、轮速传感器、侧滑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等组成。ESC实现车辆自动安全控制,能有效地改善汽车在制动、驱动和转向等动态工况下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多数欧美国家,都已强制要求汽车安装ESC等电子稳定控制系统。[1]截至2023年,中国共9家自主汽车企业的12个品牌联合承诺——自2018年起的新上市车型,全系配备电子稳定控制系统。[2]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通过对从各传感器传来的车辆行驶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向制动系统发出纠偏指令,帮助车辆维持动态平衡。ESC可以使车辆在各种状况下保持最佳的稳定性,能够有效地避免转向过度转向不足的情形发生。[4]

简史

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Bosch公司推出了车辆动力学控制系统(VDC),也就是ESC系统。[3]它是在防抱死控制系统(ABS)的基础上开发出的底盘制动技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