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l样受体

1980年发现的蛋白质分子
新近研究发现,TLR能结合机体自身产生的一些内源性分子(即内源性配体)。免疫佐剂可增强抗肿瘤免疫,其分子和细胞机制得到进一步阐明TLR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以产生一些能被TLR识别的内源性配体,所以TLR在肿瘤免疫监视中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

分子概述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的一类重要蛋白质分子,也是连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桥梁。TLR是单个的跨膜非催化蛋白质,可以识别来源于微生物的具有保守结构的分子。当微生物突破机体的物理屏障,如皮肤、粘膜等时,TLR可以识别它们并激活机体产生免疫细胞应答。

发现历史

早在19世纪人们了解到微生物致病的概念后,就想到多细胞生物体中应该存在这样的分子,它们能够识别微生物特有的分子,从而识别入侵的微生物。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寻找这样的分子。德国著名细菌学家科赫的弟子理查德菲佛(Richard Pfeiffe)创造了”内毒素“一词来称呼革兰氏阴性细菌中能够造成动物发热和休克的一种成分。后来人们发现这种物质是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的脂多糖(LPS)。人们又发现,另外一些分子,如细菌脂肽、鞭毛蛋白、非甲基化DNA等,能够激发宿主的保护性应答,但是如果这样的应答持续过久或者强度过大,就会造成伤害。于是人们从逻辑上推定机体中必定存在这样的分子的受体,它们可以向机体发出存在感染的警报。然而时隔多年人们却没有找到这样的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