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潘恩

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
托马斯·潘恩(英文:Thomas Paine,1737年1月29日-1809年6月8日),生于英国诺福克郡,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1]
1737年,托马斯·潘恩出生在英国诺福克郡(Norfolk)一个并不富裕的工匠家庭,父亲是贵格派教徒,母亲是英国国教徒,正规的学校教育仅到十三岁为止,托马斯·潘恩先后做过女性胸衣作坊的学徒、工匠、海盗船的水手、小学教师、杂货店店员、王室政府的底层税务员,始终处于社会底层。然而,他在伦敦与北美殖民地代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相识给他的命运带来了第一次转机。同为工匠出身的富兰克林欣赏潘恩的聪明和对技术发明的热爱,建议他移民北美,并乐意写信推荐。1774年11月,已经三十七岁的潘恩来到费城,在富兰克林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杂志编辑的工作,结识了一批中下层的工匠改革者,并很快卷入北美殖民地与英国之间因税收问题而引发的政治争议之中。在《常识》发表之前,他一直把自己的姓写成“Pain(痛苦)”,以示对英国社会的抗议;1776年初,他创作了《常识》,该作后来成为美国独立革命的教科书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后,托马斯·潘恩加入大陆军。1787年,托马斯·潘恩回到英国;1789年,同反对法国革命的英国思想家E.伯克展开论战;1791至1792年,托马斯·潘恩撰写著作《人的权利》,成为英国激进改革派的思想指南和启蒙运动的指导作品之一,[2][3][4]托马斯·潘恩也因此被追捕,被迫旅居法国,投身革命。1792年,托马斯·潘恩被选入法国国民公会。1793至1794年,托马斯·潘恩被雅各宾派政权逮捕,并在狱中写下《理性时代》第一部分。1802年,托马斯·潘恩受杰斐逊总统邀请再度返美。1809年6月8日,托马斯·潘恩在贫病交加中于纽约格林尼治村去世,享年72岁。[5][2]
托马斯·潘恩被视为“美国体制之父”,也被广泛视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3][2][6]托马斯·潘恩主要著作有《林中居民的信札》《土地正义论》《人权论》《理性时代》等。[7]

人物生平简介

托马斯·潘恩的父亲是英格兰诺福克郡一名穷苦的胸衣匠人。幼年时,潘恩就失学了,成年后为稻粱谋计,先后以店员、胸衣匠、教员、税吏等职业为生;两次结婚,却从未尝过幸福滋味,均以失败收场。在《常识》发表之前,他一直把自己的姓写成“Pain(痛苦)”,以示对英国社会的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