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

戏剧的一种类型
喜剧(comedy)是戏剧的一种类型,旨在通过设计精巧的情节桥段、幽默风趣的语言对话引人发笑。[1]喜剧起源自古希腊时期的酒神祭祀活动,后逐渐发展出滑稽戏、闹剧、笑剧等多种喜剧类型。[2]
随着喜剧艺术的发展,“喜剧”这一概念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戏剧领域,也逐渐被应用在电影电视广播小品等其他娱乐形式中。[1]喜剧的影响广泛,喜剧作品往往聚焦于反映社会现实,探讨人性的深度与广度。[3]

历史沿革

古希腊时期,为了祈祷和庆祝丰收,人们每年会在春秋两季举行酒神祭祀活动。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雅典[jiàn]主庇士特拉妥 (公元前605~公元前527) 时期,酒神祭祀成为了合法节日,政府会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人们会装扮成半人半山羊的酒神组成合唱队,歌唱赞颂酒神的赞美诗。祭祀后会举行研会和游行狂欢,表演一些插科打诨的机智玩笑或滑稽模仿,这种充满戏谑的表演方式成为了喜剧发展的雏形。[2]
公元前487-486年,喜剧(古希腊称谓:komoidia)被城市酒神节所接受,是最后一个获得雅典官方承认的主要戏剧形式。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是从生殖崇拜活动里歌队领队的临时口占(一种口头即兴表演)中发展起来的。[4]旧喜剧以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作品为代表,大多展现出对时事政治的嘲讽和批判。作品言辞尖锐、尺度开放,充分体现了民主政治时期的自由气氛。[5]公元前404年,雅典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此后对政治和社会的讽刺逐渐从喜剧中消失,新的喜剧类型:中期喜剧和新喜剧开始出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