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幡蝴蝶鱼(学名:Chaetodon auriga),又称丝蝴蝶鱼或扬帆蝴蝶鱼,俗名人字蝶,为辐鳍鱼纲鲈形目蝴蝶鱼科的其中一种。成鱼背鳍常露出水面,故得名扬幡蝴蝶鱼。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蝶鱼,属于比较好养的蝶鱼,在野外,通常生活在珊瑚礁周围。像其他海鱼一样,会因地域不同,颜色也不同。红海的人字蝶个体眼部的黑色几乎没有。此蝶鱼性情温顺,需要提供洞穴供其隐藏,在纯岩石缸放置它是很合适的,虽然有时它会在岩石上啄来啄去。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属杂食性。在野外,人字蝶喜欢吃珊瑚虫、贝壳类及海藻。在水族箱中,可以饲喂各种动物性饵料及藻类,冰冻的、干的、人工饵料都可以喂。此鱼常巡游海面,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形态特征
扬幡蝴蝶鱼吻尖突,具黑眼带,但眼上方颜色淡,体前2/3白色后1/3则为黄色,其明显特征乃起自背鳍延伸向头部的暗色斜线有5条,而体下方的斜线则有10条。各鳍金黄色,比体色略深,背鳍鳍条中央有一黑色斑点,成鱼在斑点上方有一延长成丝状的鳍条,幼鱼则否。背鳍硬棘12至13枚、软条22至25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19至21枚。体长可达23厘米。成鱼体高而呈椭圆形,头部上方轮廓平直,鼻区处稍内凹。吻尖,但不延长为管状,前鼻孔具鼻瓣。前鳃盖缘具细锯齿,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两颌齿细尖密列,上颌齿7列,下颌齿9-11列。体被大型鳞片,菱形,呈斜上排列,侧线向上陡升至背鳍第9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鳍基底末缘下方。背鳍单一。体前部银白至灰黄色,后部黄色。体侧前上方具5长条及3短条之向后斜上灰带,后下方则具8-9条向前方斜上之灰带,二者彼此呈直角交会。眼带于眼上方窄于眼径,眼下方则宽于眼径。背鳍和臀鳍具黑缘,尾鳍后端前具黑缘之黄色横带。 幼鱼及成鱼于背鳍软条部均具黑色眼斑。人字蝶和假人字蝶(Chaetodon Vagabundus)比较相似,区别在于身体后方的花纹,假人字蝶的尾柄前端具一黑色竖带,而人字蝶是没有的。 栖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