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须鳗

海鳗科须鳗属的一种鳗鱼
1
4
中华须鳗(Cirrhimuraena chinensis),海鳗科须鳗属的一种鳗鱼,别名面鳝、尖嘴等。[4][1][2][3]
中华须鳗伸长期体长91-125.6毫米,体高侧扁呈柳叶形,头尖唇齿发达。收缩期体长可减至59.4毫米,体形变粗,唇齿脱落,出现犁骨齿和乳突状唇须。变态过程约需40-45天。中华须鳗为福建沿海常见的小型底层鱼类。多穴居于底质为沙泥、贝类丰富的低潮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海和南海,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非洲东岸也有分布。[2][3][1][4]
中华须鳗在退潮时会用尾尖钻入沙泥中,涨潮时游到沙泥上面,大量吞食怪蛤及其它底栖动物,是蛏蛤的主要敌害。可供食用,但产量不多。[2][3][1]

形态特点

中华须鳗因其上唇边缘具流苏状的唇须而得名。体长可达50厘米,全长为体高的30.1~42.9倍,为体宽的33.4~46.5倍,为头长的10.3~10.9倍,为背鳍前距的8.9~10.4倍。头长为吻长的4.4~5.3(5.0)倍,为眼径的10.0~16.0倍,为眼间隔的7.7~9.1倍。口裂长为口裂宽的1.7~2.3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