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声调式

以纯五音构成的调式、古代汉族音律
五声调式是指五个音互为纯五度旋律音程排列所构成的调式,[1]其构成的核心是三音组进行,音组织的核心是由一个大二度和一个小三度构成的三音小组;调式以此三音为基础,音阶中不含半音关系,在角—徵、羽—宫之间构成小三度关系。[2]
五声调式音名最早记载于《管子·地员篇》:宫、商、角、徵、羽;唱名借鉴了西洋唱名:do、 re、 mi、sol、la。[3] 五声调式中的每个音都可为主音,并各自构成五个调式: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1]
中国也有建立在三个音或四个音的不完全五声调式。[1] 除此之外,五声调式还包括在五声基础上添加两个偏音的七声音阶(三种类型,十五种调式)和只添加一个偏音而构成的六声音阶(三种类型,二十种调式),在六、七声调式音阶中,仍以五声性旋律进行为主,偏音处于从属次要的装饰性地位。[4]
五声调式在我国传统民歌中被大量的运用,如云南弥渡山歌 《小河淌水》、河北小调 《小放牛》、四川山歌 《槐花几时开》等。[3]

音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