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千手螺(学名:Chicoreus asianus),又名亚洲棘螺、刺螺、观音螺,是新腹足目骨螺科千手螺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常栖息在浅海珊瑚礁、岩石底、低潮线以下。[1][2] 形态特征
亚洲千手螺的贝壳呈纺锤形,壳质不十分厚,坚硬,壳高72毫米,宽57毫米。螺层约8层,缝合线明显。每一螺层有纵肿肋3条,其上密集排列著坚硬半管状的棘,在体螺层肩部上一列棘最发达,在纵胀肋之间有一个非常发达的瘤状突起。壳面具有细而密的螺纹和较发达的螺旋肋。 壳面淡褐色,杂有紫褐色。壳口小,卵圆形,内面白色,唇缘通常橙红色或橙黄色,外唇边缘齿列状,外侧具一列发达的枝棘。内唇光滑,前水管沟短,形成半封闭的管状,管壁右侧具较密而短的棘。後水管沟形成一小而深的缺刻。端核型几丁质口盖。[1][3] 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