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

中国河南省西部山脉
伏牛山位于中国河南省西部,东经110°30′~113°05′,北纬32°45′~34°00′,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5],是秦岭东延至河南的最大支脉。[2]伏牛山东至方城县东北处;[7]西处河南与陕西省界交接之地;南达南阳盆地北缘;北连熊耳山麓。东西绵延长约400千米,有着“八百里伏牛”之称,[4]面积约2.2万平方千米[2],最高峰鸡角尖(2212.5米)。[5]
伏牛山处于秦岭造山带东部的核心地带,是典型的复合型大陆造山带。山脉最早起源可追溯到石炭系,先后经历了晋宁运动、加里东运动等地壳运动,最终新构造运动使伏牛山秦岭造山带再度隆升。[8]在地壳运动中岩浆侵蚀岩体,形成大量花岗岩成为伏牛山主要岩体。[9]伏牛山地区是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的分水岭[3]伏牛山脉总体处在中纬度季风带内,[10]亚热带—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3]山区基本气候特征为:春季多风,是全年增温最快的季节;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晴多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1月份最冷。[11]伏牛山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相对较少,自然生态保存较完好,故伏牛山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河南省植物多样性的分布和发育中心。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7种:原麝林麝金钱豹等。[12]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等。[12][13]同时伏牛山持有的钼矿资源是世界特大型有色金属矿床。[6][12]
伏牛山区历史悠久,许多中华文明发源于此,如华夏人文始祖伏羲氏、南召猿人、杜康酿酒文化等。[11][14]伏牛山是一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旅游景区荟萃的山域。山域内包括宝天曼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西峡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世界级地质公园。[7]

名称来历

伏牛山名早先并非专称,最初该名出现于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之后、唐初李泰编《括地志》之前,有可能确定于隋代。经唐以后各代流传,截至晚清时期,豫西伏牛山的名称的认定已基本统一。[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