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公章

企业所使用的印章
单位公章(英文名:Official Seal[3])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公章。[1]公章古代叫官印,相传起源于尧、舜时期,作为政治权利的象征而出现。[4][5]刻制单位公章应到当地公安机关指定的刻章单位刻制,伪造假公章或使用假公章的,依照国家有关法规处理。[1]
单位公章一般包括单位名称、五角星、国徽等信息。[1]单位公章分为普通公章和电子公章。普通的单位公章材质有金属类、橡胶类、光敏树脂类、微孔材料等。[9]普通公章耐用且法律效力更高,使用、维护成本低,[5][10][11][12][13]但容易被伪造,且一枚公章多人使用,不利于监督防范。[10][12][14]而电子公章难以伪造,操作便捷且利于监督防范,[10][12][13][14][15]但使用过程中存在网络和设备损坏等风险。[10][12][16]
单位公章分别在合同(单位对外签订合同)、财务(办理单位会计核算和银行结算业务等)、税务、发票、审验、人力资源(用于公司人力资源部内部事务)、电子商务(政务)等方面发挥作用,[2][17]凡以公司名义发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绍信、证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17]应用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与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他组织及机构、个体工商户等。[1][2]单位公章具体应用于对内外发文、 签署合同、签订协议、办理银行业务往来等场景。[6][7][8][17]

定义

单位公章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或其他组织及其机构(内设、派出、议事协调、非常设)和个体工商户、村(居)民委员会的规范名称章、以及冠以规范名称的专用章(合同、财务、税务、发票、审验等)。中国公章因使用单位不同,制发公章的机关不同,所以公章大小、印制符号不同,中央有刊国徽或刊五角星,所刊汉字为宋体字,所用材质可由制发机关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单位公章按其材质可分为钢印、火漆印。单位公章的制发、使用、销毁都严格按照2010年11月15日发布的规定实施(《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印章管理的规定》(〔1999〕25号))。[1][2]国际上电子签名定义:以电子形式表现的数据,该数据与另一段数据有重叠、联系,该数据可以确定签名方与数据信息的联系并且表示同意。(2001年联合国贸易法律委员会审议通过的《电子签名示范法》)[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