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神

太岁星君
六十甲子神,古称岁神,又称太岁星君,是道教神明的尊称。它既是星辰,也是中国民间奉祀的神祇。[1][2]周礼》《春官》篇的《冯相氏》节称其职为“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郑玄注称“岁谓太岁,岁星与日同次之月,斗所建之辰”。[1]
太岁信仰源于古代中国民间的天体崇拜,与岁星(木星)有一定的关系。[1][2]由此,岁神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为观测天体和地球运动的需要而编定的。[1]它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十二地支为一循环,又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天干十相配,组成六十干支,用以纪年、纪月、纪日以及时辰。道教沿用此中国古代天文成就,称六十甲子各有岁神,每岁轮值,为值年太岁,俗称岁君,各有名号。[1][2][3]
六十甲子神包括甲子岁君金辨大将军、乙丑岁君陈材大将军、丙寅岁君耿章大将军等六十尊元辰星宿神(太岁星君)[2][3]。据记载,北魏便已每年祭祀岁星,并且专门设有祭祀岁星的祠堂;元明以后,皇帝设专坛祭祀太岁神,并常与月将日值之神并祭。[2]

职能

值年太岁,掌握本岁的人间祸福,他们「率领各神,统正方位,斡运时序,总岁成功」。国家巡狩省方,营造宫阙,开拓疆土;百姓修营宅舍,筑垒墻垣,并须回避。《月令广义》称,「太岁者,主宰一岁之尊神。凡吉事勿冲之,凶事勿犯之。凡修造方向等事尤宜慎避」。道书称太岁君由都雷太岁殷元帅统管。殷元帅,商纣王之幼子。传称,幼遭国难,母被妲己所害,家破人亡,蒙申真人收养,授以道法,後乃得道成神。秉性刚直慈仁,常为世人驱邪救难。天庭悉其功果,授以都雷太岁之职,掌地司荡凶院,总管人间祸福,除邪魅,奖善罚恶,为主宰人间罪福之神明。六十甲子神即归其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