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

先秦百家之一
农家,诸子百家之一,又称"农家流",是先秦时期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奉神农为祖师,祖述神农,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代表人物,许行[1]
农家思想在发展中,形成了以许行、《吕氏春秋》四篇和《管子》为代表的农家思想,农家思想也与诸子百家也有着一定程度的融合,因此农家的重农思想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并被诸家吸收利用。但后世又并不被主流思想所接受,其自身理论的缺陷性也严重影响了农家发展的程度。农家不得不转移思想重心,远离“救世之弊”的政治方面的理论探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农业发展的技术层面,农家自身也开始关心农业民生,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为社会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闪耀着光辉。[1][2]
农家学说:顺民心,忠爱民;修饥谨,救灾荒;农本商末。 主要著作有 《神农》二十篇,《野老》十七篇,《宰氏》十七篇,《董安国》十七篇 ,《尹都尉》十七篇 ,《赵氏》十七篇等 ,均已佚,但农家的思想和活动散见于各诸子的著述中,仍然值得重视。[2]

学派

产生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