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

佛教术语之一
佛教词语。全称清净土、清净国土、清净佛刹。又作净刹、净界、净国、净方、净域、净世界、净妙土、妙土、佛刹、佛国。指圣者所住之国土也。无五浊之垢染,故云净土。梁译《摄论》卷八中记载:“所居之土无于五浊,如彼玻璃珂等,名清净土。”《大乘义章》卷十九中说:“经中或时名佛地,或称佛界,或云佛国,或云佛土,或复说为净刹、净首、净国、净土。”因为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因此也就有十方无量的净土。例如弥勒净土、弥陀净土、药师净土、华藏净土、维摩净土。
狭义的净土专指西方极乐净土,这是因为在中国及日本韩国特别弘扬弥陀思想之故。又因《大方广佛华严经》《阿弥陀经》等诸经的推崇及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有“诸经万论,导归极乐”的“统摄八宗”的趋势,因此,以弥陀思想为主的净土宗在中国及日本、韩国的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净土宗从庐山慧远大师倡导净土思想,历经北魏昙鸾唐朝善导、道绰、慈[mǐn]等大师的推弘,随着时代的发展,愈为后代人所喜爱,和禅宗一样,成为影响中国佛教、民间信仰最深远的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