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久

中国人民美术教育家、博物学家
刘子久(原名光城,号饮湖,1891年5月—1975年3月),天津人,著名人民美术教育家、博物学家。他最初学习测量,后来转向国画。1920年,刘子久在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学习山水、花卉画。1927年,他加入湖社画会,担任导师。1937年起,刘子久担任天津市美术馆秘书,创办国画研究班并从事国画创作和教学长达20余年。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刘子久曾任天津市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天津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务。他的作品包括《支援前线》和《长城放牧》等。

人物经历

1920年毕业于北京陆军测量学校高等班,随即参加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在金城指导下,刘子久系统临摹了明清以来许多名家名作,在山水画和花鸟画的传统技法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学成后担任中国画学研究会导师,开始了卖画授徒的艺术生涯。1926年金城病逝,刘子久在北京画界渐觉举步维艰,于是在1931年返回津门故里,先后在天津美术馆、博物馆工作,并创立天津国画研究会,被推举为主任委员。1956年出任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60年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刘子久在从事山水画创作的同时,热心中国画教学及艺术设计工作。现代驰誉画坛的王颂余孙克纲刘继卣等人都是当年学生的优秀代表。
代表作细图
当年的天津中山公园,二门内假山观音石像右侧有一条小路,沿小路前行不远,尽头便是天津美术馆。该馆筹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冬,翌年10月馆舍落成。这是一座颇具艺术性的白色西式建筑,为两层楼房,下有地下室,楼上是展览室,有曲折回旋的楼梯,给人以幽渺之感。美术馆内分建筑陈列室、石刻陈列室、国画陈列室、雕塑陈列室、西画陈列室、画室和课堂等。该馆首任馆长为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严智开教授(严修之子)。美术馆开馆后,除定期展览古今美术作品外,还办有绘画传习班,招收青年美术爱好者学画。国画名家刘子久曾应邀到馆任国画教师,并创建了国画研究会,为天津的美术事业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