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藤

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
千金藤(学名Stephania japonica (Thunb.) Miers)[1]又名金钱吊乌龟、公老鼠藤、野桃草等[2],为防己科Menispermaceae千金藤属Stephania)稍木质藤本[1]。千金藤喜温暖潮湿、半荫或光线充足的环境[4],常生长于山坡、路边、丘陵地灌木丛[5],在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家均有分布,在中国见于河南南部、四川、湖北等地[1]
千金藤全株无毛,根条状,褐黄色,小枝纤细,有直线纹[1];叶纸质或坚纸质,通常三角状近圆形或三角状阔卵形[6],叶柄明显盾状着生;复伞形聚伞花序腋生,花近无梗,雄花膜质,倒卵状椭圆形至匙形,雌花形状和大小与雄花的近似或较小,心皮卵状;果倒卵形至近圆形,成熟时红色[1]
千金藤以根或茎叶入药[5],味苦、辛、性寒,具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牙痛、水肿及风湿关节痛等相关疾病[2],且其为球形红色果实,叶形奇特可用作观赏,亦可用于酿酒与制作食品[7]

品种考证

千金藤始载于《本草拾遗》,记载:“千金藤有数种,南北名模不同,大略主疗相似,或是皆近于藤。生北地者,根大如指,色似漆;生南土者,黄赤如细辛,舒(今安徽庐境内)、庐间有一种藤似木蓼。又有乌虎藤,绕树(生),冬背,亦名千金滕。又江西山林间有草生叶,头有[yǐng]子,似鹤膝,叶如柳千,亦名千金藤。(又有一种)似荷叶,只大如钱许,亦呼为干金藤,又名古藤,主痢及小儿大腹。千金者,以贵为名,岂俱一物,亦状异而名同耶?若取的称,未知孰是?"由此可知在古本草中有多种千金藤,并出现了同名异物,由于描述甚简略,又无图可供参考,难以考证其原植物。清《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一蔓草类金线吊马龟项下记载:“按陈藏器云:又似一种荷叶,只大钱如许,亦呼为千金藤,当即是此。”这说明吴其濬认为金线吊龟就是《本草拾遗》所谓的一种千金藤,经考证《植物名实图考》附图金线吊乌龟的叶为三角状圆形或为三角状扁圆形,其宽大于长,这与现今防己科植物千金藤的叶为三角状卵形截然不同,应是两种不同的植物。总括上述,由于缺少图文对照,其中哪一种千金藤系现今防已科植物千金藤,尚难断定。由于近代书刊文献均以防己科植物Stephania japonica (Thunb.) Miers作为《本草拾遗》所载的千金藤原植物,沿用已久,以不更动为宜[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