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唇原吸鳅

鲤形目平鳍鳅科的鱼类
厚唇原吸鳅,又名厚唇瑶山鳅(学名:Yaoshania pachychilus),于1980年由陈宜瑜院士在中国广西大瑶山发现,当时分类在原吸鳅属下[2][3]
2012年,厚唇原吸鳅归入新属瑶山鳅属之下。该鳅属平鳍鳅科瑶山鳅属的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4]体长圆筒形,尾柄稍侧扁。头较低,吻部圆钝,边缘较薄,吻长大于眼后头长。口下位,弧形,较宽。唇肉质,较肥厚,上唇无明显乳突,下唇侧后肥大,突出。[5]幼体呈黑白相间斑纹,与熊猫体色相似,因此也被称为熊猫鱼,俗名熊猫爬岩鳅、熊猫泥鳅[1]
厚唇原吸鳅仅分布于中国广西大瑶山地区,十分稀有,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6]

形态特征

厚唇原吸鳅侧线鳞70-79。体长为体高的6.0-7.2倍,为体宽的6.5-8.7倍,为头长的4.1-5.2倍,为尾柄长的9.8-11.2倍,为尾柄高的8.8-10.0倍,为背绍前距的2.0-2.1倍,为腹鳍前距的1.7-1.9倍。头长为头高的1.5-1.9倍,为头宽的1.1-1.4倍,为吻长的1.9-2.1倍,为眼径的5.4-6.5倍,为眼间距的1.8-2.2倍。居柄长为尾柄高的0.8-1.0倍。头宽为口宽的2.2-2.6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