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斑鼠狐猴

鼠狐猴科叉斑鼠狐猴属动物
叉斑鼠狐猴,鼠狐猴科的动物,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和北部海岸的森林中,以温带落叶林的树脂为食。它们的叫声响亮,高亢,且脑袋易晃,手脚宽大,能轻松抓住树枝,舌头较长容易吸取花蜜,牙齿专用于啃树皮,是典型的树林居住型生物。
狐猴全年只有3-4天的发情期,一般在六月。它们在十一月到十二月间分娩,每胎一仔。这种动物的头部不停地上下晃动,就好像在点头一样,另外它们还有一副大嗓门。在马达加斯加发现的一种有趣的叉斑狐猴很有可能是狐猴的一个新物种。保护国际基金组织(CI)宣称,这种在马达加斯加东北部地区达瑞纳被发现的动物将有助于科学家更深入地研究狐猴。

形态特征

与其它四种已知的叉斑鼠狐猴物种相比,这个动物看起来颜色样式有点异常,这四种狐猴都是黑色,因其背脊上的黑色条纹分叉并延伸至头顶,形成两个叉状条纹延伸至眼睛和口吻两侧而得名。其余的毛发呈红褐色或棕灰色。头体长约227至285毫米(9至11英寸),尾长285至370毫米(11至15英寸)。这种狐猴的体重通常在300至500克(11至18盎司)之间。
基因检测结果将会证明这只新的狐猴是否是第五种叉斑鼠狐猴物种。据保护国际组织称,这个可能的新狐猴物种,是典型的树林居住型生物。它手脚宽大,能轻松抓住树枝,舌头较长容易吸取花蜜,牙齿专用于啃树皮。目前关于该物种的了解甚少,虽然国际保护组织的专家怀疑它很可能是由于丧失栖息地而濒临灭绝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