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

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登州府蓬莱人。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曾担任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1][7][8][9]
吴佩孚出生于中国山东省登州府的商人家庭,秀才出身,1898年投笔从戎,进入天津淮军聂士成的部队,后又入北洋武备学堂开平班学习步科,1902年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测绘科。1906年吴佩孚任北洋陆军第三镇曹锟部炮兵第三标第一营管带,后升任旅长。护国讨伐袁世凯运动爆发后,他随营入川镇压蔡锷领导的云南护国军。又于1917年7月参加讨伐张勋复辟,任讨逆军西路先锋。1919年12月冯国璋病死,曹[kūn]、吴佩孚继承了直系军阀首领的地位。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直系军阀得胜,后入驻北京。在北京,吴佩孚为解决国内问题,主张召开国民大会,但遭到曹锟及其它军阀的反对,他只得率师回洛阳徐世昌任大总统时,任命吴佩孚为直鲁豫巡阅副使。1922年,吴佩孚反对梁士诒内阁胶济铁路的权益出卖给日本,反对直系通缉的皖系政客,导致了直奉大战第一次直奉战争吴佩孚将奉系张作霖赶到了关外。第一次直奉战争使吴佩孚名声大振,成了直系军阀的首要人物。1923年,曹锟成为总统,吴佩孚升任直豫鲁巡阅使,并在该年2月制造了屠杀工人的“二·七惨案”。三年后吴佩孚在北伐战争中惨败,被迫逃到四川,后又回北平。 吴佩孚反日立场坚定、鲜明,九一八事变后,他多次参加反日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想选吴佩孚作为傀儡,建立全国性政权,被吴佩孚严词拒绝。1939年吴佩孚患牙病高烧不退,12月4日,日本牙医受命于土肥原谋杀吴佩孚,吴佩孚在日本牙医手术后身亡,时年六十五岁。[1][7][8][9]
吴佩孚是北洋军阀中的后起之秀,也是曹锟执掌直系大权的实际首脑。吴佩孚逝世后,迁都重庆国民政府立即在《中央日报》上发表唁电,表彰吴佩孚“精忠许国,大义炳耀”。孔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曹景年在《忠义中国》里评价:“吴佩孚作为直系军阀的首领,曾给时局带来过兵荒马乱,亲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然而,吴佩孚在民族气节方面却大节不亏。”[1][7][8][9][10]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