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在渊-快懂百科
吴在渊(1884—1935年)江苏省武进县人,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自学成才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过杰出的贡献,大同大学数学系教授,主攻初等学教育。他在完成“中国学术,要求自立”的第三任务——编纂[zuǎn]教科书方面,成就尤为突出,他与胡敦复合编了《新中学算术》、《新中学几何学》、《高级几何学》等。被誉为“一代师表,鞠躬尽瘁[cuì],死而后已”。 个人简介
吴在渊,数学教育家。自学成材,长期担任大同大学等校的数学教育工作,主张“中国学术,要求自立”,编写大学数学讲义数十种,同时翻译了大量国外数学著作。吴在渊翻译的主要著作有《几何原本》13卷(未完)、《近世几何学》、《几何作图题解法及原理》、《代数方程式入门》、《微分方程式》(两种版本)、《滑线滚线论》、《比例论》等,专著有《数论初步》(1931)。他参加了中外数学名词和科学名词的审计工作。他参编的20世纪20年代代数教科书主要有《近世初等代数学》与《近世初等几何学》(1922)、《现代初等代数学》与《新中学初等几何学》(1924)。此外,他还发表了大量初等数学及其教学法论文,有尚有大量的讲义和文稿没有公开发表。 青少时期
吴在渊1884年(清光绪十年)诞生于“儒风蔚然,为东南之冠”的常州(武进).幼年时,其父游宦在外,经年不归,家中生活无着落,常靠典当度日.迫于无奈,母亲只好带他寄居无锡舅父家.虽乏束修之资,但贤惠的母亲仍靠节衣缩食,使吴在渊和表兄弟们一样,受了几年私塾教育.吴在渊天禀聪颖,背书记性过人,作文思路灵敏.除自己完成作业,还常为同伴代笔,应付先生.他不爱写大字,为避临帖之烦,便将数张习字纸重叠润湿,只要在第一张上写字,下面两三张也便有字迹,再补描几笔,以此塞责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