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稚晖

中国近代思想家、国民党重要人物
吴稚晖(1865年3月23日-1953年10月30日),中国近代思想家,国民党内著名的右派人物,是蒋介石的主要支持者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基本上脱离了政治活动的前台。江苏阳湖县(今江苏武进县)人,原名吴朓,字稚晖,后改名吴敬桓,晚年号朏[ān]老人。他的父亲吴有成经商为生。[1][2]
清同治四年(1865年)3月23日,吴稚晖出生于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今武进县),幼年丧母,跟随外婆生活。光绪十三年(1887年),吴稚晖考中秀才,光绪十七年(1891年)中举人[1]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吴稚晖赴日留学,次年因不满清廷的留学制度,大闹清廷驻日使馆被开除。[3][4]回国后,吴稚晖加入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并为《苏报》撰写革命文章。[5]《苏报》被封后,吴稚晖前往英国,加入同盟会,创办《新世纪》杂志以宣扬无政府主义[5][6]民国初期,吴稚晖致力于国语统一运动,创办《公报》抨击袁世凯复辟帝制。并于1916年创办了华法教育会。[7]1925年,吴稚晖主持西山会议预备会议,并支持蒋介石清剿共产党的行动,促成了四一二政变。[8][9]抗日战争结束后,吴稚晖任民国政府总统府资政。1949年国民党垮台,吴稚晖前往台北。1953年10月30日,吴稚晖因病去世,国民党人对他进行海葬[10][11]
吴稚晖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12][13]他的篆字洒脱而不拘束。[13]吴稚晖还信奉无政府主义[14][3]崇尚科学,[15]并在196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世界文化学术伟人”的称号。[13][16]由于吴稚晖对国语统一的贡献,国民党人称他为“国语之父”。[17]而晚年时他始终站在蒋介石一方,军事家冯玉祥认为他是蒋介石一人之走狗。[18]他主要作品有《上下古今谈》[19]《改装必读》等。[20]

人生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