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

长江支流汉江支流唐白河上源
唐河,古称寇水、沤夷水,亦作呕夷水,《水经注》作温夷水,《辽史》谓之浑源川。[1]唐河是大清河南支的一条主要干流,因流经唐县而得名唐河。[2]
唐河发源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庄铺乡抢风岭东北8公里的东水沟。经王庄堡镇为西会村东流入灵丘县境内,从西向东纵贯灵丘全县,然后入河北源县,注入大青河。唐河在山西省境内全长89.5公里,流域面积2193平方公里,属常流河[1]唐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91亿,清水流量为2.35~3.10m³/s。泉水集中出露段冬季不结冰,非集中出露段一般在11月中旬开始冻结,至次年3月上旬解冻,多年平均封冻期 90d左右。[2]
唐河主要支流有赵北河、华山河、大东河等5条。[2]

干流概况

唐河干流,上游在河南省方城县境内,支流(河源)有两条:东支潘河,发源于伏牛山系的河南省方城县七峰山南麓,河长47公里,流域面积614平方公里;西支赵河(也称东赵河),发源于方城县李郁垛山东麓,河长76公里,流域面积400平方公里。赵河与潘河分别自赊店(今社旗县)西东两边南下,在社旗县城南龙泉寺汇合后称唐河,经社旗县、唐河县新野县等县入湖北省境。境内干流长191公里,流域面积7734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