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家族大教堂

西班牙巴塞罗那市的一座天主教堂
1
4
圣家族大教堂(La Sagrada Família),全称为赎罪圣家大教堂(Templo Expiatorio de la Sagrada Família),简称为圣家堂(Sagrada Família),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是一座未完工的罗马天主教教堂和UNESCO[a]世界遗产。该教堂始建于1882年,初由保罗·维拉(Francesc de Paula del Villar)设计,1883年高迪接手,融入自己的建筑设计风格、哥特式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进行了建设,直至1926年去世。[9]圣家族大教堂由私人非营利组织“圣家族大教堂建设委员会”(Junta Constructora del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ília)负责建造和管理,其后续工作尊重高迪原设计,[3][10][7][11][12]高塔和教堂的大部分结构预计将于2026年,高迪逝世的100周年纪念之时完工;装饰工作预计将于2030年或2032年完工。[13]
圣家族大教堂融合了自然主义、表现主义和哥特式等多种建筑风格。该教堂建造在一个94米长、60米宽的拉丁十字形区域上,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主体结构由5座殿堂和3座侧翼殿堂组成。设计中包含18座塔楼,最高的中央塔预计将达到170米高,象征耶稣基督;其余代表12个使徒、4位福音书作者和圣母玛利亚。教堂内部包括三个具有深刻涵义的立面:面向东方的“诞生立面”、面向西方的“受难立面”和面向南方还未完工的“荣耀立面”,分别代表耶稣基督的诞生、受难和复活。圣家族大教堂运用石材和彩色玻璃等材质,采纳高迪设计的斜柱和双曲面拱结构减少扶壁。其布局基于哥特式拉丁十字形,但融合自然元素如洞穴和植物,应用螺旋、锥形及曲线造型。[1][4][14]
圣家族大教堂是现代主义建筑的标志,代表了20世纪初的社会变革。这座尚未完工的教堂体现了对信仰和建筑美学的执着,是安东尼·高迪最著名的作品,被誉为艺术与建筑结合的典范,设计中富含深刻的象征意义。2005年,圣家族大教堂耶稣诞生的立面和地下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2010年11月7日,教皇本笃十六世将圣家族大教堂奉献给宗教崇拜,并将其指定为小教堂。2010年,巴塞罗那城市建筑与城市规划奖颁给了圣家族大教堂中殿。[15][3]

历史沿革

圣家族大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大型教堂,1882年由保罗·维拉(Francesc de Paula del Villar)开始主持设计建造,1883年,维拉因与协会产生分歧退出教堂的建设,后由安东尼奥·高迪接手,融入自己的建筑设计风格、哥特式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怀着对天主教极大的热情和信仰,高迪重新构思和设计了圣家族大教堂,维拉的设计被彻底调整。此后,高迪投入一生,亲自监督教堂的建设进度、亲自设计教堂的每一处细节。在世期间,他主要设计绘制了整个建筑形体、建筑平面、各殿室内设计、整个教堂南北向的长剖面、“ 诞生立面”等的图纸。[16]到他去世时,圣家族大教堂仅完成了不到整个工程的四分之一,但仍得到了很高的赞誉。1926年高迪去世,后继者们在充分尊重高迪设计初衷的基础上,又以适当变化的方式继续建造。同时,圣家族大教堂一直依靠私人捐款和门票收入来建设,历史上曾有过没有任何资金的时候,尤其是在西班牙内战和随后的几十年里。直到 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之后,这座城市才开始获得国际声誉,游客人数增加,建设速度呈指数级增长。[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