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

中国最大的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1
4
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تەكلىماكان قۇملۇقى,含义:“胡杨树之乡”、“多胡杨树的地方”)[8][9],别称“死亡之海”,[4]位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央,北部毗邻天山山脉,西部与帕米尔高原相接,南部倚靠昆仑山脉,东部延伸至罗布泊洼地。塔克拉玛干沙漠分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洲、喀什市、和田市和阿克苏地区[6]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6]世界第十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10]面积约为33.76 万平方千米,[3]地理坐标约为北纬36°50'~41°10',东经77°40'~88°20'[11],沙漠整体东西长约1000余千米,南北宽约400多千米,海拔在800米到1500米之间,[12]
以21世纪初为基准,8亿年前,南极的古地槽向北移动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冲撞和挤压,以及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形成塔里木盆地,其从绿洲变为沙漠,也有人为历史原因,丝绸之路来往商人、贸易、人口增多以及战争大面积破坏草地,以及开发利用水源,引起沙漠化。[13][6][14]塔克拉玛干沙漠三面环山,向东开口的盆地,地势西高东低,沙丘主要以新月形沙丘、沙丘链为主,风蚀地貌相当发育,雅丹地貌突出。[15][6][16]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其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5][3][6]沙漠植物、动物较少,[17][18]河流和地下水丰富如塔里木河干流自肖夹克始,注入台特玛湖,全长2437千米,而地下水总量超过8万亿吨,[6]且沙漠中矿物资源多,沙漠的矿物成分约30余种。[19][6]截至2010年,在包含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塔里木盆地,探明八十亿吨石油、十万亿立方米天然气。[20]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曾有楼兰、精绝等古国,丝绸之路穿越沙漠,[6]楼兰是沙漠文明中最著名的一个。[21]在沙漠腹地,达里雅博依人在这里生活。[17]2020年,人口约有1千1百万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围生活。[22]塔里木油田是中国最大的超深油气生产基地,[23]截至2022年,富满油田产量突破千万吨。[24]中国建设了塔里木沙漠公路和若铁路与原来的铁路绕沙漠闭环等。[25][26][27]这里的遗址也成为旅游景点。[28][29][30]2024年11月28日上午,和田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锁边”工程顺利“合龙”。[31]

命名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命名由多种文化及语言组成。“塔克拉”,是音译回鹘(维吾尔族祖先)的突厥语,表达的是胡杨树。“玛”,为波斯语“摩诃”(maha)的音译,古北印度语也作此音,意为“巨大”。“干”为古波斯语的“kand”意为“城镇”“乡村”“地方”。[8]因此塔克拉玛干意为“胡杨树之乡”、“多胡杨树的地方”。[8]塔克拉玛干沙漠还被称为“死亡之海”。[4]维吾尔语意思是“进去出不来”。[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