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圣经

基督教经典作品
旧约圣经亦称“旧约全书”,简称“旧约”。[1]犹太教圣经。[2]原本共 24 卷,用希伯来文写成。[3]因书中讲述上帝与犹太人在西奈山订下盟约,故名“约书”。[4]公元90年,犹太教雅姆尼亚会议正式确认其为犹太教正经。后基督教将从犹太教继承下来的圣约称《旧约圣经》,基督教新教使用的《旧约》为39卷版本。天主教使用的《旧约》以希腊文《七十子译本》为蓝本,共46卷,除上述39卷外,还包括7卷《次经》。希伯来古本把某些先知书归在一起,故编成 24 卷,《旧约》大多出自以色列先知和其他先哲之手,最初由写于公元前1200至公元前100年的“律法书、先知书、圣文集”三类著作汇编而成。

内容简介

《旧约圣经》是基督宗教对《圣经》全书的前一部分的常用称呼。
旧约圣经
旧约圣经原是犹太教主要经籍《塔纳赫》,《圣经》本身显示《希伯来圣经》从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开始撰写,直到耶稣降生前大约500年完成,前后经历约1000年;有学者认为是由巴比伦之囚时期开始直到公元前一世纪,在此段约240年的时间写成,后来被基督宗教全盘收纳为《圣经全书》的前部分。公元90年,在确定正典篇目构成的雅姆尼亚会议上,权威拉比亚基巴决定将尚有争议的《以斯帖记》、《雅歌》和《传道书》列为正典,至此该经典最后定型。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很多内容也相同。不同的基督宗教所承认的《旧约圣经》略有不同,天主教使用的《旧约》以希腊文《七十子译本》为蓝本,共46卷,除上述39卷外,还包括7卷《次经》;东正教版本承认50卷;基督新教版本则为3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