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鼻吻鮈(拉丁学名:Rhinogobio nasutus[3]),别名麻秆、秋子、长鼻白杨鱼、[1]大鼻大鮈、大鮈、黄嘴(兰州)、肉嘴子、鸽子鱼,[4]是鲤科吻鮈属的鱼类。[3]其分布于黄河水系中上游。[5]其通常生活于水体底层,喜欢急流,[8]常栖息于水底多沙石的流水处。[4] 大鼻吻鮈体长210-270mm,圆筒状,腹部圆,尾柄宽,稍侧扁。头长,锥形,其长大于体高。吻长,渐向前突出,长度大于眼后头长。口下位,深弧形。唇厚,肉质,无乳突,上唇宽厚。鼻孔甚大,大于眼径。眼小,位头侧之上方。眼间宽,稍隆起。体鳞较小,略呈长圆形,胸部鳞片细小,常隐埋皮下。侧线完全,平直。背鳍无硬刺,尾鳍分叉,末端稍圆,上下叶等长。体背及体侧青灰色,腹部灰白。背鳍、尾鳍灰黑,其他各鳍灰白色。[5]大鼻吻鮈主要以天然水域中的底栖动物、水生昆虫,以及藻类为食。[8] 大鼻吻鮈是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一。农业部于2007年12月12日批准在黄河青石段建立大鼻吻鮈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9]2021年,大鼻吻鮈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6]其在黄河上游因体内脂肪较多,为经济食用鱼之一。[4] 名称由来
大鼻吻鮈,因吻比眼径大很多,因此而得名。种名nasutus(拉丁文,大鼻的)亦此意。曾名大鼻大鮈、大鮈、黄嘴(兰州)、肉嘴子、鸽子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