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词汇
学术交流(Academic exchanges ),是指针对规定的课题,由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学习者参加,为了交流知识、经验、成果,共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进行的探讨、论证、研究活动。可以采用座谈、讨论、演讲、展示、实验、发表成果等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即信息交流,其最终目的是使科学信息、思想、观点得到沟通和交流。作者通过对学术交流目的、作用的思考,认为学术交流的最终落脚点在新学术思想和学术创新上,指出激励(激活、激发)、启迪才是学术交流最本质的意义。[1]

hjxy

泛指以科学技术的学术研究、信息、学术思想为主要对象和内容以及与此有关的科学活动,也可理解为学术交流活动的简称。
学术交流会
简单地说,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科学家向同行发表研究成果,得到评论和承认的团体活动,是研究者学术生涯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人类知识生产力的一种生产方式。与学术交流相近的提法是科学交流。原苏联学者Λ.Η.米哈依洛夫对科学交流的定义是:“科学交流是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机制”。中国科协原主席周培源于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作的题为《科学技术协会要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的讲话中指出:“学术交流活动是科学技术工作中个人钻研和集体智慧相结合的一种形式。通过科学家之间的思想接触,学术交流,自由争辩,可以沟通情况,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使认识得到发展,从而有可能产生新的科学假说,开辟新的研究途径。这可以说是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特点。”我国科学理论家赵红州指出:科学创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常常超出 一个人的智力范围,需要“科学家智力集团效应。”这里“科学家智力集团效应”,不是多个科学家智力的简单叠加,而是科学家智力的相互“碰撞”、相互激发和协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