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

先秦诸子百家之一
小说家,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小说”一词,本意指浅薄琐屑的言论。《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九流”之外,“十家”之末,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bài]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阊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缓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chú]荛狂夫之议也。”小说家之书,今已尽亡。据《汉书·艺文志》存目来看,其中有立说而托于古人的,如《伊尹说》《鬻子说》《师旷》等;有杂记古事的,如《周考》《青史子》等。此类著作中包含丰富的古史资料,可惜都已亡佚;此类“君子勿为”的“街谈巷语”“道听途说”“刍荛狂夫之议”,直接反映了平民阶层的思想。[1]

简介

小说家,先秦百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起源

古时之人以圣人在上,史为书,[]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而庶人多以之谤之。而至孟春,徇木铎以求歌谣,巡省观人诗,以知风俗。过则正之,失则改之,道听途说,靡不毕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