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墙

建筑物构件名称
山墙一般称为外横墙[1],即建筑物两端的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横向外墙[2],可分为内山墙、外山墙与排山墙[3]。古代建筑一般都有山墙[1],主要用于空间围护及与相邻的住宅隔开和防火[2]
山墙一般由下至上分别为下碱、上身、尖三部分,有人字形、锅耳形、波浪形等多种形制。为了防火,南方山墙流行一种封火墙的做法[2],封火墙主要分为观音兜式、屏风墙,其中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便是典型的屏风墙[1][2];而闽南古建筑的山墙兼具了装饰与实用功能[4]
谚语说“山墙扒门必定伤人”,这是因为中国传统住宅的主梁是搭在山墙上的,而山墙常是承重墙,如果在墙上开门会使墙的承重能力下降,主梁有跌落的危险。[3]

定义

建筑构件名。亦称为“山”。房屋建筑的左右两边之墙的上端与前后屋顶间的斜坡,形成一个三角形,似古体“山”字,故称“山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