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洞人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约1万年至3万年前,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2],因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山洞发现其相关化石,而被命名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于1930年发现,1933-1934年由裴文中主持发掘,发现有丰富的人类化石、文化遗物及大量的动物化石。文化遗物包括石制品、骨角器及装饰品。[3]其重要化石及遗物均在1941年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丢失,至今下落不明。[4]
山顶洞遗址发现的人类化石包括三个完整头骨、破损的头骨碎片、下颌骨和少许牙齿,以及部分躯干骨。研究发现,其化石分别代表8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德国体质人类学家魏敦瑞曾认为老年男性头骨的测量指数很像西欧的化石智人,如克罗马农人,但根据形态观察,又可确定是原始的蒙古人种。[3]并且山顶洞的发现证明他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他们将死者埋葬在下室,尸体上及周围撒布赤铁矿粉,象征血液,希望死者在另外的世界中复活。[5]山顶洞人的洞穴分上室和下室。伴生的动物群共计8目47种,其中包括最后鬣[liè]狗、洞熊等绝灭种类。[5]山顶洞人的文化遗物中有25件石器、骨针,以及装饰品,如穿孔的兽牙、海蚶[hān]、小石珠、鲩鱼眼上骨等。[4] 发现与命名
周口店的猿人遗址有悠久的挖掘传统。1930年,在清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堆积物的边界时,在龙骨山顶部发现了一个新的洞口,故称之为“山顶洞”。因在山顶洞发现重要人化石,而将其命名为山顶洞人。1933年至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派裴文中主持对该洞穴进行了系统的发 掘。山顶洞人(Upper Cave Man)化石材料包括3具相当完整的头骨,一男(101号)两女(102号、103号),加上其他零星的颅骨、牙齿和下颌骨标本,总共代表至少8个以上的个体。[5][7]不幸的是,当时出土重要遗物及化石均在1941年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丢失,至今下落不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