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达

伊拉克首都
巴格达(Baghdad)是伊拉克首都,[1]位于伊拉克中部,[2]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距幼发拉底河30多千米,处于东西方的交通要道。[1]巴格达面积860平方千米,是伊拉克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3]截至2021年末,首都巴格达是伊拉克人口最多的地区,达到8780422人,占总人口的21.3%。[4]
巴格达历史悠久,公元762年,巴格达被阿拔斯王朝第二代哈里发曼苏尔选定为首都,并命名为“和平之城”。公元八世纪至十三世纪,随着巴格达的不断扩建与发展,其市区逐渐形成横跨底格里斯河东西两岸的格局,东西两岸由先后建起的5座大桥相连。1258年,巴格达被蒙古人攻陷;1508年和1534年分别被波斯和土耳其人占领,并在1638年后长期受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统治;1917年,巴格达落入英军之手,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1921年,巴格达成为新独立的伊拉克首都。[3][5]
巴格达被底格里斯河一分为二,东半部被称为“里萨法”,西半部被称为“卡尔克”。市区主要部分在河东,古城在河西岸,以6座大桥相连;有炼油、钢铁、水泥、纺织、皮革、卷烟、丝织、棉织、食品、化学、电气、金属和非金属等工业。巴格达的郊区及其附近农业发达,是平原中部农畜产品集散中心。此外,巴格达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包括阿拔斯宫(13世纪)、卡齐麦因清真寺、金顶清真寺和费萨尔一世陵墓等,还有伊拉克博物馆、阿拉伯文物博物馆、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等景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格达连遭战火,破坏严重,导致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大量损失。2018年,它被列为世界上最不宜居的地方之一。[6][7]
2020年12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联合国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2021:全球城市价值链—穿透人类文明的时空》发布,在《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排行榜》中,巴格达分别排名第407位和第265位。[8]

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