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溥

明代文学家
张溥(1602~1641年),江苏太仓人(今苏州),中国明代文学家,初字乾度,改字天如,号西铭,学者称天如先生。[1][2][3]
张溥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中进士,成为庶吉士。一年后,他因家中有丧事请求请假回乡,从此再也没有担任过官职。他从小就喜欢学习,每次读书都要亲手抄写,直到抄写六七遍才罢手,所以他的书房取名为“七录斋”。天启四年(1624年),他与顾梦麟、朱隗周钟等十一人,一起创建了应社。崇祯初期,他又联系南北各地的文人,成立了复社,主张尊经复古,改良政治。由于明末时期阉党魏忠贤专权,残害忠良,复社继承了东林党人积极参与时事批判的传统,多次遭受迫害,导致张溥英年早逝,死时未满四十岁。[2][1]
张溥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在史学评论、政治评论上都很出色,著有《七录斋诗文合集》《七录斋近集》,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编选《历代名臣奏议》。[2][1]

人物生平

七录七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