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熙

五代南唐画家
徐熙,五代南唐杰出画家,金陵(今南京)人,一说钟陵(今江西进贤)人。出身于“江南名族”。生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后在开宝末年(公元975)随李后主归宋,不久病故。他出身江南名族,一生以高雅自任而不肯出仕。一生未官,郭若虚称他为“江南处士”。沈括说他是“江南布衣”。其性情豪爽旷达,志节高迈,善画花竹林木,蝉蝶草虫,其妙与自然无异。[1]
他常游览田野园圃,细心观察汀花野竹、水鸟渊鱼、园蔬药苗等景物,传写物态生动有趣。在画法上,他一改唐以来流行的晕淡赋色,独创落墨的表现方法,即先以墨写枝叶蕊萼,再傅色。他在《翠微堂记》中自谓“落笔之际,不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功”。徐铉记徐熙画是“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2]
徐熙画在南唐深受重视,为后主李煜所赏识。在宋代也享有很高声誉,宋太宗认为“花果之妙,唯熙独知”。他与黄筌代表了五代花鸟画的新水平,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宋人评论说,黄[quán]画神而不妙,赵昌画妙而不神,神妙俱完,唯有徐熙,被誉为“江南绝笔”。徐熙作品今已不存,现传《雪竹图》、《玉堂富贵图》、《雏鸽药苗图》等皆非真迹。《玉堂富贵图》绘有玉兰、海棠、牡丹及一只野鸡,题款为“金陵徐熙”,下[qián]半印二,不可辨。[3]

人物经历

金陵(今南京)人,一说钟陵(今江西进贤)人。生卒年不详,但可知其卒于宋灭南唐之前。他出身江南名族,一生以高雅自任而不肯出仕。善画花竹、禽鱼、蔬果、草虫。他经常漫步游览于田野园圃,所见景物多为汀花野竹、水鸟渊鱼、园蔬药苗。每遇景物,必细心观察,故传写物态,皆富有生动的意趣。在画法上他一反唐以来流行的晕淡赋色,另创一种落墨的表现方法,即先以墨写花卉的枝叶蕊萼,然后傅色。他在所著《翠微堂记》中自谓“落笔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功”。当时徐铉记徐熙画是“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也”(《图画见闻志》)。评论家王进玉认为,南唐徐熙独创了工笔没骨画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