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福雷斯特

德福雷斯特
德福雷斯特(De Forest Lee),美国发明家,电子学的重要先驱者,被誉为“电子时代的奠基人”。德福雷斯特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研制出了“辉光灯”,这是一种能将不规则的声波转化为同样不规则的电流的设备,进而引起灯丝亮度的不规则变化。这种技术被用于有声电影的制作,使得声音能够与影像同步。他的三极管真空管“奥迪安”不仅推动了有声电影的发展,还使得无线电广播和长途电话线成为可能,对电子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德福雷斯特因其对无线电的贡献,有时也被称为无线电之父,并以此为题撰写了自传。他一生获得了三百项发明专利权,但职业生涯颇具波折,曾因邮件欺诈被起诉(后被宣判无罪)。他还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1922年IEEE荣誉奖章、1923年富兰克林研究所埃利奥特·克雷森奖章、1946年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爱迪生奖章,以及1960年奥斯卡荣誉奖和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星星。1961年7月30日,88岁高龄的李·德弗雷斯特在加利福尼亚的好莱坞去世,下葬于绿树环绕的圣弗朗多公墓。

个人经历

孩提时期

德弗雷斯特1873年8月26日出生于美国中西部衣阿华州康斯尔布拉夫斯。很小的时候,父亲带着全家迁往亚拉巴马州,接管了一所破产的公理会学校,过着拮据的生活。当地白人社区反对他父亲收留黑人上学,十分看不起他们家庭,所以小德福雷斯特很少与人交往,养成了较孤僻的性格。
孩提时期的德弗雷斯特并不出众,被老师认为是个平庸的孩子。他的唯一爱好是拆装各种机械小玩意,志向不大,只想做个机械技师或者当一名机械工。但他很快就被19世纪末科技的飞速发展所激励,13岁便“发明”了好几种小机器。虽然父亲希望儿子将来成为一位牧师,但德弗雷斯特暗自决定以科学研究作为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20岁那年他考取了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理学院的奖学金,班上的同学都叫他“学校里最平庸、最神经质的学生”,除了电学、特别是电磁波传播之外,他似乎对其他事都不感兴趣。由于奖学金很少,德弗雷斯特不得不经常为别人打工。1899年,他终于获得了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