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东尼·博赞创造的图形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Mind Map)又叫心智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教育专家东尼·博赞(TonyBuzan)依据大脑放射性思维的特点,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对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以及人们记笔记习惯的研究,创造出的一种图形思维工具。[1]它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实用性思维工具,能够有效表达发散性思维。[2]
思维导图通过关键字词和图像,以网状的结构和图解的形式,对信息进行存储、组织和优化,可以让大脑快速、高效、自然地工作。思维导图既可以用于学习,如做笔记、梳理知识、记忆等方面;也可以用于工作和生活,如做演讲、做报告、激发创意、分析和解决问题等。[3]如今,思维导图已被大量人群、高校及公司使用,并受到比尔·盖茨李嘉诚等企业家,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高校和美国航空、福特汽车等机构、公司的好评。[4][5]

由来

英国心理学家、教育专家东尼·博赞发现传统的线性笔记对记忆没有太多帮助,于是开始思考有什么方法可改变这种状况。东尼·博赞在研究大脑潜能的过程中,发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达尔文爱因斯坦等人的笔记中经常使用图形、代码和连线,他通过对这些前人的经验和笔记进行研究后发现,人的大脑对颜色、图像、线条、关键词更敏感,更容易记住。同时,东尼·博赞结合自己在心理学、大脑神经生理学神经语言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在20世纪60年代创造出了思维导图这一图形思维工具。[6][7][8]
东尼·博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