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焘

高丽忠肃王
王焘(1294年—1339年),高丽王朝第27任君主(1313年—1330年、1332年—1339年在位)。小字宜孝,蒙古名阿剌讷忒失里(Aratnašri,又作“阿剌忒实里”,梵语意为“宝吉”),1335年一度改名为卍。他是高丽忠宣王王璋的次子,受父王禅让继位,先后迎娶三位元朝公主([]国长公主、曹国长公主、庆华公主)。[1]他在位前期,实权仍在留元的忠宣王手中,后来又面临从弟王暠元朝沈王)对王位的觊觎。他于1321年到1325年被扣押在元朝,甚至遭遇了元朝将高丽废国立省的危机,不过没被付诸实施,高丽国运可谓不绝如缕。笼罩在这种阴影下的王焘无心理政,在1330年禅让于世子王祯高丽忠惠王),1332年被元朝复位。1339年去世,葬于毅陵。元朝赐谥号“忠肃”,其子恭愍王加谥“懿孝”。

人物生平

受父禅让

王焘,高丽忠肃王,生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七月初七,父亲是高丽世子王謜(后来的高丽忠宣王),母亲是一个叫也速真的蒙古人(追赠懿妃),从其母未被称为公主及生前没有封号来看,应该是王[yuán]邂逅的一个普通蒙古女人。出生的地点似乎也在中国境内,因为当时王謜还在元朝,而在元上都的可能性比较大。
大德二年(1298年),封为江陵军承宣使,后封江陵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