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百科

美国中央情报局等推出的情报网站
为了鼓励情报共享与合作,2006年四月美国国家情报局的下属机构在弗吉尼亚向情报界发布了情报百科(Intellipedia),美国情报人员进行注册后,可以把自己搜集到的各类情报信息进行发布,其他注册登录的情报人员有权限进行浏览和补充完善信息,可为情报界提供准确而实时的信息,有利于领导做出正确决策。情报百科是一个的内部网络工具,具有充分共享、完全透明、快速高效的特点。情报百科分别在绝密级(JWICS) 、秘密级( SIPRNet) 、和敏感级( Intelink - U) 三个区块上运行,面向美国情报界的16家情报机构、军队组织、外交部门和其他国家安全相关组织开放。必须指出,这个维基不对公众开放。通过它,美国情报界的情报分析师可以更加充分地共享情报资料、更加高效地生产情报产品。情报百科给情报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越来越多的美国情报机构鼓励其成员使用情报百科进行协作来生产情报。

基本简介

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它的姊妹机构正在悄悄经历一场变革,新一代情报分析家们将冷战时期的同事们带进网络2.0信息共享时代。他们正在积极打造“维基百科”的翻版“情报百科(intellipedia)”体系,各个情报机构加强协作,共享绝密信息。

背景

几十年来,美国的情报系统一直集中于冷战时期的问题,比如西伯利亚有多少导弹等。但“9-11恐怖袭击”发生后,情报机构需要变得更强的综合性和适应性。为此“情报百科”的创始人——中央情报局分析家加尔文·安德鲁斯曾在2004年基于复杂性适应系统理论,发表一篇以“维基和博客:走向具有适应复杂性环境能力的情报界”的文章。该理念一提出即受到了美国情报机构的重视。利用安德鲁斯的理论,中央情报局的肖恩·邓尼思和丹·布尔克产生了打造“情报百科”的念头。2005年开始立项,这一项目的名称叫做情报百科。项目的英文名称为“Intellipedia”,它是情报(Intelligence)和百科全书(Encyclopedia)的英文单词的组合。“在2005 年末作为小规模试验的情报百科即开始试运行,2006 年4 月,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在弗吉尼亚向情报界16家情报机构正式推出情报百科。”